-

22、什么是圣人?-兼论“德”字的不同内涵

作者:方圆天成 时间:2022-06-03 15:38
导读:反馈与讨论集锦 22、什么是圣人?——兼论“德”字的不同内涵 圣人 众所周知,《五千言》中有一个常见词,那就是圣人。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五千言》全文十分重要。这圣人到底

  反馈与讨论集锦

        22、什么是圣人?——兼论“德”字的不同内涵

22、什么是圣人?——兼论“德”字的不同内涵

圣人

  众所周知,《五千言》中有一个常见词,那就是圣人。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五千言》全文十分重要。这圣人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人呐?

  首先,圣人也是人。华夏历史中,称圣人者虽不很多,但也不算太少。各学术派别似乎都有圣人存在。不过主要还是说道儒两派。比如周儒创始人周公姬旦,孔儒创始人孔子孔老二,冒名五千言作者实际上的默写者老聃等等,都被历史和大众尊称为圣人。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圣人?现代的人中的那些高明者如人民领袖们算不算是圣人呢?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恐怕首先就需要一个明确的圣人定义了。

  圣人之所以与众不同,被众人称颂,成为人中龙凤,则首先因为他是那种睿智高明高尚之人。比如,五千言称颂“上善似水”,那似水的上善,是否圣人呢?“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不居其华”。大丈夫也算是圣人吗?如此等等。

  实际上,圣人在《五千言》中,是作为帝王的榜样和范例而提出来的。比如,首提圣人名称的帛甲本第十二章(47):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亓出也弥远,亓知也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很显然,这样的圣人比普通人要高明得多:“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但文中却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圣人定义,属于“不名而名”了。那到底应当如何定义圣人呢?遍查历史,所幸,庄子在他的“天下”一文中,不仅给出了圣人的定义,同时还给出了“天人”、“神人”、“至人”、“君子”的定义。

  庄子“天下”原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

  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把这段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大致如下:

  「天底下研究学问术法的人很多,都觉得自己的学术已经通透而无以复加了。那古人所说的道和术,果真都有吗?答案是:无处不在。那么,这些道术的神奇如何来的呢?其之圣明又如何产生的呢?答:神奇与圣明能够产生,王者能有其成就,都是源于“一”即本原的产物。

  处事处世能够不偏离宗旨,可称为天人,不偏离精妙,称为神人,不偏离真谛,称为至人。以遵循天道为宗旨,以天赋内因为根本,以天道规律为门径循规,能通晓把握事物的一切变化,称为圣人。以仁慈为恩惠,以道义为理据,以礼制为行为规范,以音乐为熏陶调和,温良谦仁,称为君子。

  以法规分辨是非,以名位为标识,以参较为验证,以稽查结果作决策依据,就象计数1234一样简洁分明,百官以此有序就任。以处事为常规,以衣食住行为主要任务,繁衍生息蓄积储藏,老弱孤寡在心,皆有所养,这就是裕民治世的基本原理。」

  从中不难看出,庄子这个关于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的定义与区别,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五千言所树立的帝王榜样:圣人这个概念,及其所用的君子等概念,确实很有现实意义。

  不过,由此也不难得知,圣人的概念,与《五千言》开篇首先提出的:上德、上仁、上义、上礼、大丈夫,以及文中的侯王、上士、上善、君子、善人等概念皆不相同,而能够准确区分和把握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异同,则是能够真正读懂、理解和把握《五千言》全文的基本功。比如,上德不德、如浴,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以及代表下德的上仁、上义、上礼等,都根本不是指个人的品德如何,而是指政治制度。这里的德,乃是指福惠、普惠、德政,因此,才会有针对代表下德的礼治之“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的最终政治定性和批判结论。那种故意把上德下德引导为个人论德的传统注释:「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恰是儒篡儒释的误导忽悠之活证据,也是汉武帝以后被皇家独尊的儒家用以扬儒绌道和误人子弟无止境的故意歪曲。读者务必认真联系上下文,搞清文中“德”概念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内涵,切忌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如必须彻底弄清楚:1、含德之厚比于赤子,2、德畜之,3、孔德之容,惟道是从,4、上德下德,5、是谓玄德,6、广德建德质德等这个多义项的“德”字用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概念内涵和外延差异,这才可能真正避免受骗上当,防止被后儒经上千年儒选淘汰而适合儒家需要而流传的韩非、王弼等人的“老子注”等儒释忽悠的不知东南西北了。

  比如,上德如浴,这里的上德所指之福惠、德政,就是指道治天下。如浴则是指象浴养万物,流水潺潺,万物滋生,花红草绿,浴却无私奉献不求回报,默默无名,恰似道:褒无名、生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所以,作者就用浴的这种不死精神代表道:“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縣縣呵若存,用之不堇。”大家不妨认真想一想,上德如是指个人品德,那一个人即使能有这种无私奉献的不死精神境界且能保持默默无名,但他可能会有这种滋生灌溉万物的畜养能力吗?